
新炎陵客户端7月14日讯(通讯员 李秀瑜 余佳敏 黄静怡)有一种传承,跨越三十八载依旧墨香留痕;有一份守望,深深扎根校园沃土,托举着莘莘学子的青春梦想。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实践团于7月10日先后走进湖南炎陵一中、炎陵县政协委员会,对话炎陵一中校刊《鹿原文学》主编蒋德盛和《鹿原文学》原主编、现炎陵县政协干部叶常青,触摸墨香背后的深沉情怀。
《鹿原文学》校刊
《鹿原文学》创刊于1987年,从最初手工油印的朴素篇章,发展为如今机器精印、封面全彩的省级校园文学标杆。三十八载光阴,铭刻着它的蜕变与坚守。2007年,叶常青老师提出了《鹿原文学》的宗旨:弘扬炎帝文化,繁荣校园文学,培育文学新人,引领学生成长。这份宗旨,与“学校主管,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运作模式,共同构成了《鹿原文学》的扎实根基。
蒋德盛老师介绍《鹿原文学》概况
在炎陵一中的语文教研组办公室,蒋德盛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鹿原文学》的累累硕果:每学期都有许多优秀作品在《年轻人》、《中学生》和《作文报》等报刊上发表,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2024年12月,《鹿原文学》荣获第五届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收藏。这背后离不开教师团队的精雕细琢,每期刊物都是超过300小时严格“三审三校”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寻《鹿原文学》的精神内核,实践团走进炎陵县政协委员会采访了《鹿原文学》原主编叶常青。“这份校刊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兴趣,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谈及《鹿原文学》,叶常青老师微笑着点头,目光中闪烁着肯定的光芒。
当今社会,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普遍不足,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面的积累多局限于教科书。创办校园刊物,建立文学社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在阅读与写作的快乐行走中,涵养追逐“诗与远方”的人文精神。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深耕校园文化、厚植文学沃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求雅”人文素养与生“求真”科学精神的相得益彰,更有利于培养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炎陵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谢华勤表示,《鹿原文学》虽然面临学生投稿积极性不足与教师改稿负担重等实际问题,但它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学子们重要的文学园地、精神殿堂,学校将向新发力、向高攀登、向远奋进,以更靓的颜值、更优的质量、更优高的品位,进一步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文化浸润滋养作用,并争取在全国校园文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绽放更加璀璨的芳华。
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实践团通过深入考察炎陵特色校园文学,对炎陵一中以墨香筑梦、为青春执笔的实践深感触动。团队期望通过自身努力,推广《鹿原文学》的经验,助力更多学校借鉴其模式,进而推动建立全国性校园文学平台,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共同培育欣欣向荣的文学风尚。
责编:邹越
来源:炎陵县融媒体中心
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图文丨炎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群团组织工作
图文丨尹朝晖到部分乡镇调研
图文丨 2025年炎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夏胜利调研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图文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
下载APP
分享到